吐突承璀捧着浑圆的肚子,把躞蹀松了又松,跟着黎遇回到了那顶军帐里。
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上首跽坐着的是沈节度,他面前的案桌上摆满了各类文书,旁边仍是那个亲卫。
除此之外,还有个生面孔,穿着轻甲,大概是军中武将。
吐突承璀进去的时候他们正在议事,沈青折安静听着那武将说话,间或问上几句,末了点点头。他们说的什么“热气球”之类的,吐突承璀也不大懂,只知道和战事有关。
但后面说到曲环还驻在德阳的部队,吐突承璀就有些警醒了。
这是说给自己听的。
明明是长安派来援助剑南西川的大军,却稳稳扎在了德阳,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沈节度这是在传递某种政治信号,大约是要借着他,把态度传递给长安。
吐突承璀战战兢兢地坐着,面前摆上了一杯没加任何东西的清茶。
他刚端起杯子,沈青折便冲自己一笑,笑得吐突承璀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说:“正巧寺人来,我们说些轻松的。”
沈青折把手边的炭笔放下,坐姿放松了些许,语气依旧是温和的:“日前说的事,不知寺人考虑清楚没有。”
吐突承璀又战战兢兢把陶杯放下了。
他一边坐着那细眉长脸的陌生武将,一看就是能征善战的,另一边坐着的则是把他从成都绑来的黎遇。
还有沈青折旁边坐着的那个人,看着也不大好惹。
这架势,他不敢不清楚啊。
“是,是,”吐突承璀很识时务,“沈郎上次便说得很清楚了……”
名称是叫“西川月报”,顾名思义,每月出一次,册子里面的内容大致有前线战事、政令内容、奇闻异事,还要稍带上他的饮馔录,以及传奇小说。
至于刊印,沈郎当时说的是雕版,吐突承璀回去揣摩了一下,觉得他说的应该就是墨版,像是长安向各地印发历书一般,由成都向周围州府发行。
沈青折向其他人大概说了一番,张承照思索起来,黎遇仍然云里雾里。
“只是不知,为何要印那传奇,”吐突承璀问道,“还有便是,何为连载?”
莫非这沈郎也喜欢听市井小说吗?
沈青折回答他第二个问题:“连载么,便是每刊只印一小段,叫人抓耳挠腮,只想知道后面如何,下一刊便会接着买了。”
钱倒是其次,主要在于小说故事的教化功能和普及面是远胜于其他的体裁的,通过对道理的Jing妙包装,便可以最大限度地触及到最广泛人群。
谁不爱看故事呢,沈青折也爱看。
吐突承璀懂了,搜寻着自己的记忆:“若是要登传奇,不若登‘一枝花’,奴在坊间勾栏酒肆常听有人说。”
“一枝花”,也就是《李娃传》,情节结构在唐传奇中堪称Jing巧完整。
沈青折点头:“可。”
不想黎遇却茫然开口:“一枝花是……?”
这里居然还有个没听过小说的乖孩子。
众人齐齐看他,黎遇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某从未听过说话。”
这时候小说是要人讲的,叫做“说话”,也叫“变文”。
黎遇从小到大都没听过小说,估计是黎逢春黎都头家教太严。
沈青折有些怜悯,又异常羡慕,咳嗽两声,给他讲了讲大概的故事梗概。
听到郑生迷恋上平康坊ji女李娃的时候,黎遇不由得皱起眉头,继而听到郑生被李娃抛弃,家财散尽,流落街头乞讨为生,黎遇轻轻“啊”了一声。
黎遇听得聚Jing会神,直到听到在一个下雪的晚上,两个人再次重逢,他的眉头才舒展些许。至于后面李娃帮助郑生科举夺魁,两人的恋情获得郑生父亲认可的结,则让他长长舒了口气。
“这个好!”黎遇意犹未尽,“沈郎,刊这个,某肯定会看的。”
吐突承璀却是茫然开口:“沈郎,这,这与奴听的一枝花有些不同。”
沈青折浑身一僵。
他好像说的是白行简整理后的版本。
白行简,白居易的弟弟,现在出生了吗?可能才几岁大?
他和时旭东对视一眼,文史知识匮乏的时旭东虽然不明白具体如何,但也看出了沈青折的尴尬。
时旭东勾着嘴角,笑了笑,在案桌下面握住他的手。
被他握着,沈青折心定些许,正想着要如何解释,一旁时旭东直接道:“寺人大约听的是另一版,与蜀地不同。”
这个人话很少,但是说出来却让人觉得无比笃定,很令人信服。吐突承璀点头,又问:“那便按着蜀地这一版来吧,听着更完整些。”
沈青折是没那么大脸去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的,摇头:“还是换一个,换一个……北朝像是有民歌,叫木兰辞?不过故事也短了些。”
替父从征、男扮女装的故事很快俘获了黎遇,他听得如痴如醉,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