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久,谢鸿归紧紧揪着拇指骨,声音闷闷地:“为什么?你不是个文官吗?”
褚晏庭笑道:“微臣虽是个文官,但也略懂兵法。当下北狄来犯,京城以内,没有谁比我更适合出战了。”
在这个节骨眼,褚晏庭亲自提出来,比起由谢鸿归亲自下令,当然更好。但谢鸿归真正听到褚晏庭提出来时,却开心不起来。
这一走,至少得几个月。是生是死都不知道,他虽然下定决心不能喜欢褚晏庭,但也不希望他陷入险境。
更何况,这几个月以来,他和褚晏庭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处理政事,只要有他处理不了的,他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去找褚晏庭。
若是褚晏庭真的要去,谢鸿归的心里突然就落寞了下来,特别沮丧。
谢鸿归低着头,声音低迷,“再说吧。”
看着谢鸿归明显低落的神情,褚晏庭微笑的神情也渐渐消失,继而变冷。
今天早上,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前,他还在想着,回京城后,一定要告诉小皇帝自己的想法。他能感觉到,小皇帝并非对他完全没有感觉。
但谁能想到,契丹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进犯。
那些老将,对小皇帝的忠心度,并非坚固如金石。小皇帝的江山想要保住,只能是他去。
但行军打仗,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两年、甚至数年,那时候的小皇帝,对他的态度还会像现在如此吗?
他不能保证。
……
回到京城后,北狄进犯的消息已经陆陆续续在朝臣中传开。
谢鸿归没有直接答应褚晏庭的请战,他要举行一场大型朝会,来着重讨论这件事。
这是一次难得的百官大型朝会,国家边境几欲失守,皇上广开言路,集朝廷百官,众议边关局势。
当褚晏庭提出自己想要请战戍边时,朝廷群臣纷纷惊愕不已,讨论声不绝于耳。
“褚大人竟然亲自开口请战?”
“谁不知道这差事凶多吉少,他怎么想的?”
“奇了怪了,褚大人如今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他这一走,岂不是等于自愿放弃在朝中的势力?”
“就是,就算他打仗赢了,想要回来,可那时候还有他说话的地儿吗?”
和这些人想的一样,褚晏庭的同党们也不同意。
褚晏庭和他们是一条船上的,又手掌大权,许多事在褚晏庭那里好商量,在别的人那里就不一定了。若是褚晏庭这个时候走,那以后差事办起来,可要麻烦得多。
刑部尚书薛冥道:“陛下,褚大人是朝廷重臣,俗话说,扰外必先安内,现在国事不稳,正是需要褚大人□□局面之时,此时派他驰援疆北,对国家内部民生来说,十分不利啊。”
说的很有道理,谢鸿归朝褚晏庭看了看。
褚晏庭:“……”
褚晏庭:“近期国库税银增收,各地均无大型叛乱,薛大人,何来国事不稳之说。”
之后,又有户部尚书金宝元等人进言,被褚晏庭一一驳斥了。
褚晏庭有理有据,渐渐说动了百官,同意他出征的人也越来越多。
谢鸿归:“……”
他狠狠瞪向褚晏庭,真是给人洗脑的一把好手!
谢鸿归命令所有人入列,他要好好想一下,真的要让褚晏庭去边疆讨伐北狄吗?原著里这段剧情可是在他登基后进行的,也是□□他皇位的一个关键点,谢鸿归此时放他走,会不会产生什么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
谢鸿归脑中正在推演可能会出现的历史局势,一直一言不发的宰相梁慈海却在这种时候站了出来。
梁慈海拜揖道:“陛下无需烦恼,依微臣来看,褚大人提出这个建议,实在是忠君爱国之举,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膜拜。不妨就合了他的心愿。”
这倒是让人意外,和褚晏庭同党的梁慈海竟然会同意这个提议。
褚晏庭的同党们对梁慈海十分不解,一同迷惑地看着他。
褚晏庭却没有露出多大惊诧之色,仍是一派淡然平静。
梁慈海恭谨地低头道:“恳请陛下颁下诏令,早日为边疆戍士提供驰援。”
其实,对于褚晏庭自己请出战,梁慈海直觉正合我意。
看小皇帝还在那犹豫不决,担心褚晏庭最终去不了,他赶紧站出来来添把柴。
他已经打好算盘了,等到褚晏庭出征边塞,他便可以各个击破。一边,是孤立无援的小皇帝,另一边,是虎狼环伺的褚晏庭。
等到这两人落马,他便可以趁机上位,这个国家,从里到外,都将由他一人掌控。
梁慈海正做着他的美梦,没想到褚晏庭却忽然道:“梁大人所言甚是,不然,梁大人和微臣一起,去边疆抵御北狄,征战沙场如何?”
梁慈海不可置信地看着他,“褚大人这是什么话!我一介老夫,年迈体衰,哪还有征战沙场的力气?”
褚晏庭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