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快去救他。”我刻意压低声音说话,不顾接线员的追问,把电话挂断。
我打开电话亭的门,秀一懒散地站直,拎起箱子,我接过其中一个。我们还是不知道哪家店好。
“接下来要问谁么?”秀一问。
暮色昏冥,夜幕即将笼绕四合,现实不容许我再有过多挑剔。“一直往前,”我眺望远处,道路一直伸到天边,“在遇见的第三家旅店住下。”
秀一当然没有不从。他温顺地跟在我身后,听从我的一切要求,倘若不是突发事件,我几乎以为他自始至终是这样的羔羊。
“那块玉佩,是哪里得来的?”我想了起来。
“啊,这个……”秀一右手插在口袋,我猜他在偷偷摩挲那块玉,“挺久以前一个叔叔送我保平安的,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
“以前怎么没见你戴过?”
“那时不想戴,”秀一低头笑笑,“又不是戴给谁看,戴在脖子上,装在口袋里,放进抽屉中,都没什么区别。”
看来是挺重要的人送的。我判断道。“能给我看看么?”
秀一迟疑着伸出手,系着漂亮红绳的玉佩躺在手心,我接过后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发现确实不是好料,甚至都不是玉,而是玉石雕出来的,每年城隍庙办庙会时,满地是卖这种石料做的坠子和镯子的。
“在哪儿见过类似的么?”
“没,”我把玉佩还给他,“没有印象。”
“那好吧。”他把玉佩戴回脖子上,塞进衣物里。
我们的运气不坏,第三家旅馆是简约的木质房屋,房间狭小却干净,附有小小的一个庭院,对于临时落脚算不错了。我想订两个房间,秀一说没有必要,不如订双人间,方便相互照应。我们凑合住了一晚,第二天开始正式租房子。
31、恶童 17
嘉庆的杨树花开了,璎珞似的一条条丰盛地挂在树上,等花掉落在地,被人踩来扭去,又浑似满地僵硬有毒的毛虫,委实称不上很美。霁青巷口中间也种了一棵老杨树,踩着满地杨树花走到巷子尽头,是我们租住的院落。
小院不大,却井井有条,是传统式的房屋,一间主屋,里头除去一进门的大厅外,两侧开了三个房间,两间卧室,一间作书房;与主屋呈直角方向是厨房,我不怎么进去,隐隐地,秀一成了它的主人,我这时才知道他有这样好的手艺。
我们不怎么买肉,我总觉得肉里含有血腥气,除非用很重的香料才能压下,不太喜欢,秀一随我,他一向对吃的没过多挑剔,连采买也只选择我常吃的蔬菜,为了他的健康,时不时的,我会差他买些鱼虾来做,自己不吃,让他全部吃光。
离开启明时,我将积蓄一分为二,一份留给良子,是现钞;一份取出一部分,其余照旧存在银行,存折由我带在身上,故而我和秀一的生活不十分窘迫,但秀一唯恐我用尽了钱财就会离他而去,不肯向我索要任何花销,反而时时惦记做些来钱快的营生。他的思想很危险,这时日来钱快的买卖大多不太单纯,况且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人能做的好差事极其有限,多数是体力活,挣得不多,还得终日劳累奔波,我劝他不要荒废自己的头脑,既然聪明,日后有了机会,怎样的大事都做得。我说了,秀一就听从,从此日日待在院子里,侍花弄草,打水做饭,忽地进入了极为俭朴单纯的生活,其实我劝他的话他自己未必不清楚,但被什么无言的东西压迫着、催赶着,他不得已非要动起来,以谋求够得上被挽留的价值。
我同报社的人取得联系,白日依旧撰文,没有课程要教授,我空闲得无所事事,尤其当应允的文章交稿以后,暂时没有写书的意愿,就只读书度日,三餐都由秀一准备妥当,乍一看来,觉得和以前的生活别无二致,除了搬到设施略逊的院子,以及陪在我身边的不是良子,而是秀一罢了。
说到良子,我们在此地落脚转眼月余,她嘱咐我跟她去信,我确实一安顿下来就着手写信跟她报平安,一周内写了三封,尽如石沉大海,投落后再无回音,一星点水花也没激起。我一直写到听说敌军攻进了城,交通阻断,外头的人进不去,里头的人出不来,整个启明成了铜墙铁壁,阻隔双方的音讯往来。我停了笔,徒劳地等消息,再三个月,陆陆续续有幸存者侥幸脱逃,对外界的人讲述他们的遭遇。
据说那是一场近乎无休止的、残酷的单方面屠杀。他们把城中还滞留的居民召集起来,人们茫然失措地在各个宽敞的空地列队,相近的人被一窝蜂地驱赶在一起,起初还以为是例行的宣告权力变更,之后就会放平民回家,人群恐惧中仍有希望。然而没有希望,士兵齐齐端起机枪对准百姓,没有多余的解释,没有威胁怒喝,只是面无表情地上膛——扫射,惨叫哀鸣响彻天际,爷爷护住孙子,孙子被乱枪射穿胸膛;母亲倒在女儿肩上,额头上空洞的弹孔从一头穿透另一头;父亲一声不吭地跌倒,大口大口吐出混合破碎内脏的鲜血,于是千百、上万的家庭毁灭,哀鸿遍野,只在开一轮枪的时间。
听到秀一带来的消息时我还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