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般的商人,他们当然是忍不住,但是闽越这边的产业,但凡是核心一点的,都是李悦的。种花家的商人很早就领悟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资本是没有国界的,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资本家其实是有国界的。没有国家兜底,商人那就是任人宰割的存在。明朝那会儿,商税低得能让人流泪,就这样,他们也不肯老老实实交税,朝廷一说交税,立马他们的代言人就开始鼓噪,不与民争利。然后呢,等到改朝换代了,他们就知道什么叫疼了,不光是要交税,朝廷一缺钱,就拿商人开刀,也不知道那几位皇商后来有没有后悔过。
李悦也很干脆,奢侈品什么的都可以卖,但是,关键的东西,比如说钢铁,还有其他一些东西,你们还是省省吧!李悦直接表示产量不足,你们慢慢等着,什么时候生产出来了,你们再来买就是了。
吐蕃人还真是狗大户,他们是真有钱,当初娶了文成公主之后,松赞干布也是送了很多东西的,光是黄金就有五千两,还有大量金银珠宝,后来李世民征讨辽东,松赞干布还送了一头七尺高的金鹅,等到李世民驾崩,他又送了一大批的珍宝作为祭品。
朝廷也管得很严,所以,他们就干脆拐弯抹角从六诏这边绕道,再送上高原。另外,六诏这边也看上了这门生意,也想办法找到了一些茶树,尝试着制作茶砖茶饼,哪怕他们搞出来的东西质量差一些,但是吐蕃那边急缺这些东西,所以,他们这些茶砖也卖得不错,可惜,他们的产量低太多了,真正的大头,还是要数益州那边商人。
在闽越这边也是一样,李悦就算是这样不肯卖,那样不肯卖,但是,那些商人难道有钱不挣的吗?他们在看到了金灿灿的黄金,还有那一箱一箱的宝石珠玉,他们能忍得住?
但是,若是李悦从中捣鬼,情况就有些不同了,李悦完全可以用钞能力开路,逼着六诏哭着喊着内附大唐,甚至,扛住吐蕃的威胁,彻底封锁入吐蕃的通道。
李悦上辈子见识过那些商人的各种骚操作之后,在闽越这边就严格控制了资本的发展,所以,只要他这边不开口,那些战略性的商品别指望能运出闽越的各个关口。一些关键的产业如今已经开始向着琉球那边迁移,等到李悦移封之后,闽越这边许多比较先进的产业便只会迁一部分给皇家,其他的都会转移到琉球群岛去。留下来的就是一些劳动密集型,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也不知道继任的官员是个什么德性,就像是汉朝的时候一样,刘彻他老爹汉景帝三下五除二,将他老爹的宠臣邓通给干掉了,结果自个没捞到多少好处,反而叫卓氏和程郑氏将铜矿瓜分了,成就了当时蜀中的巨贾。所以,那些官员若是伙同那些世家或者是商人损公肥私,将这些产业瓜分了,那可就没什么意思了。
甭管这些东西是吐蕃原产的,还是他们从其他地方抢的,总之,吐蕃人出手大方,是大家公认的,他们为了打动李悦,也是下足了本钱,大手笔采购了一大批的东西。光是琉璃镜就采购了百面,另外还有其他各色用具。听说鲸鱼油做的长明灯不仅燃烧时间长,还一点烟气都没有,甚至还有一种异香,立马大手笔地采购了一大批,准备回去供奉神佛。还有闽越这边出产的瓷器,锦缎,香料,还有琉球那边出产的各种用棕榈和椰棕做成的各种器具,都买了一大批,只弄得闽越一帮商人眼珠子都绿了,早知道这些吐蕃人这么有钱,他们早就过去了,何必等着这些吐蕃人过来呢!
李悦这些年将六诏坑得不轻,六诏那边真的已经快要被逼得想要直接内附大唐了,至今没能真正下定决心,无非是吐蕃不允许,大唐的态度也很暧昧,毕竟,不答应六诏,大唐就有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输入,而让六诏内附了,那边就也是大唐子民,这事就不好继续了。
因此,即便是吐蕃在这边各种引诱,回头运到吐蕃去的,也多半就是各种生活必需品,军需用品最多也就是运送点罐头什么的过去。这些也就是给他们添个新花样,毕竟,以吐蕃的气候,他们其实还真是不用担心军粮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军粮就是各种奶干和肉干,口感可能未必有多好,但是,热量绝对足够。所以,这些东西就算是运过去,也就是上层贵族的奢侈品,对他们的硬实力其实不会有多少提升。李悦甚至琢磨着定制一批宗教用品,最好能让吐蕃那边佛教发展更快一些。另
吐蕃人其实打的也是这样的主意,商人都是逐利的,就像是朝廷虽说也在边境开了互市榷场,但是,许多东西都是严禁买卖的,而且很多东西都有限额,但是因为其中的暴利,那些商人会自个拐弯抹角,将吐蕃需要的东西运到吐蕃去。
因此,尽管吐蕃使臣因为千辛万苦来到闽越之后却只能是无功而返憋了一肚子的火气,但是他们还真不敢跟李悦翻脸。有道是无欲则刚,吐蕃如今反而是有求于人的一方,既然李悦断然拒绝,那么,他们还真是只能忍气吞声。因此,他们只得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够跟闽越这边做生意,他们也不打算回洛阳或者是长安了,准备就从闽越这边取道六诏,敲打一下六诏那边的首脑,然后从那边返回高原,正好顺便采购一批东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