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木而栖——《百鸟朝凤》后记
作者:叶端
我写完小说之后,一般很少写“后记”之类的东西,个人觉得有些多余,因为我要表达的思想都已经写在小说中了,实在没有必要再弄一篇来添足。而且还显得挺装佯的,真拿自己当根葱了。
这回忽然想再说一些,其实是应一位朋友的要求,也算交流一下心得。
我以前从来没有在恋老同志的圈子呆过,只是略略听说有这样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后来因为写了《诱师记》,一下子俨然成了圈中人,也由此结识了很多老少恋的朋友,收获良多。他们很热心地给我发来不少网上流传的关于恋老方面的文章,多数都是“我的亲身经历”之类或真或假的故事。渐渐我就理出了一个阅读的脉络来,毕竟同志恋老是特例中的特例,也许大家在真实生命中可以找到的参考实在太少,所以比较认同这一种故事模式,希望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很正常,严格说来《诱师记》也大致可以归入到这一类模式。
但我要说的是,《百鸟朝凤》不是。如果希望以看故事的心态来面对它,那将很难找到共鸣。
甚至,《百鸟朝凤》都不算一部恋老方面的小说。因为我始终都没有提到“爱情”的主题,我只是采用了这样一种特殊的人物关系构架而已,真正强调的是人们面对生活的态度。虽然大部分书中人物都和主人公老林发生过性的接触,但是老林从来都没有,或者说从来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心中一直对老林充满了尊敬,他做的都是不干净的事情,但他的内心始终明净如水晶。
对了,我得补充一句,有部分人纯粹是出于看性描写目的来的,所以看过之后感觉“上当”,认为我故意装深沉,挂羊头买狗rou,继而说些不负责任的话。对于这些人,我没什么好说的,只有一句,你选错了对象。
如果抱着看恋情故事的心态去读文章,那么会希望故事有头有尾,有完整的情感纠葛,有起有落,最后还希望有一个或者大喜或者大悲的结局,这样才过瘾,才感同身受。但《百鸟朝凤》什么都没有,于是难免心里会有落差。对于这些朋友,我要表示歉意,虽然我们完全背道而驰。
我知道有个别朋友是从《诱师记》过来的,他们希望我继续保持那种单纯以人物情感为线索的风格。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也感谢他们对我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但我要说的是,《百鸟朝凤》是另外一部小说,二者之间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
《百鸟朝凤》着重选写了老林这个人短短三天的故事。这三天确实发生了很多事情:搬家、会友、找房子等,好像很特殊。可是如果扩展到他的一辈子,就会感到那实在算不得什么大动静。
不管下岗后的老林当初是怎样选择了用身体赚钱养活自己的这条路,也不管这条路充满着多么大的不确定性,更不管这条路有多么黑暗无光,但他已经走了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习惯是最稳妥的办法,你不可能要求他去转变自己,那将是更加可怕的事情。所以当房子被拆了,习惯被打破了,老林唯一想到的事情,是努力要重新恢复这种习惯。尽管这个时候又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其他选择:多年不见的“初恋情人”从台湾带来了新希望;生活空虚的周大厨对他越来越依恋;有权有钱的高主任主动要帮他分担。但这些,只能使老林探出头看看新鲜,然后依然顽强地恢复着自己那固有的习惯。
所以当我写这些意外的时候,心里其实在随着老林一起无奈和凄凉,不是生活没有另外的轨道和机会,但一个老人,他已经不可能再走出去了。
我是在老林和周胖子的夜生活前奏这里停下笔的。可能有朋友会误解,觉得说到底还是一个喜剧收场。那么不妨问问老林,今后的日子真的很无忧无虑吗?仔细想想,他只不过又找到了从前的生活习惯而已。过了这一晚,一切还要那样的继续。当然,在这片刻间,是欢喜的。我们都这样,能够拥有到短暂的喜悦也是好的,那就尽情享有吧,一辈子的生活是首低沉的歌儿,但某一刻的生活,却是那偶尔跳跃起来的音符。
也有朋友恨不得我写出一个最悲惨的后果,干脆把老林弄死得了,也许那样故事性会更强。
我明白他们的意思,我只能苦笑。他们要的是阅读时那瞬间的快感,而我,则仅仅要说出要说的话。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在这部小说中用得最多的描写就是“笑”这个字,动动就“笑着说”。其实那都是笑着给自己看的,我忘了这是谁的原话,但我一直记着:如果不能哭,那就笑吧。
生命就像一段旅程,我们都是那些努力飞行的鸟儿,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要到何处去。中途累了,看到树枝,就停下来歇歇,然后再飞,寻找下一个落脚处。
如果不能停,那就继续飞下去,终不能改成游泳吧。
《百鸟朝凤》的构思很早就有了,当初是想弄一个长篇。后来把故事大纲写出来之后,发现其实没有必要,里面的一个片断就足够表达我的中心意思了,于是重新改过。从二月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