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夷王子表明自己的内附愿望,却迎来赵瀚的一通斥责,说天朝不会觊觎属国的领土。
等他回到众善寺,很快又获得赏赐。
鸿胪寺的官员来传旨,言说朝廷虽不想吞并属国,但哈夷王子忠心可嘉,特赏赐金元十块、银元一百块。
哈夷王子手里拿着金银币,仔细琢磨好半天,大概明白是啥意思,然后欢欢喜喜游玩去了。
一艘长江水师舰船,从下游飞速驶来,十一个军人依次登岸。
看他们的穿着,便知是海军预备军官。
清一色的帆布军装,还戴了顶海军大帽,但肩章却是空白的。
二皇子赵匡栐,即将年满二十一岁。
他先是在皇城中学毕业,去读了四年金陵大学,毫无悬念的没拿到毕业证。这个时候可以封王,也可以延读一年(调整后的政策,大学生可以复读一年),拿到毕业证了走科举之路。
皇室和宗室已经定下规矩,无非两种选择。一种是老老实实获得爵位,拿着死工资,除了别造反,剩下的随便你折腾;一种是考上科举,放弃爵位,但做官有级别上限,永远不可能成为阁部重臣。
赵匡栐想试试第三条路,金陵大学肄业之后,又跑去读崇明海军学校。
这座军校建在崇明岛上,有官员建议给崇明岛改名字。赵瀚一口怼回去:“唐朝就有崇明之说,难道唐人知道会有大明出现?”
如今,赵匡栐顺利毕业,可以在做王爷的同时,担任海军军官(上限是不能进海军都督府)。
跟赵匡栐一起回南京的,有八个是他的侍卫,剩下两个则是毕业回家的同学。他们已经获得工作分配,过完年后,就要去各自的舰船报道。
“想不到这富贵车,已经传到南京了。”赵匡栐搓手哈气,今年冬天还不错,长江居然没结出浮冰。
同窗崔文懋跺脚道:“这鬼天气,越来越冷了,没听说长江连续好几年结冰的。”
同窗王崇熙笑道:“这算什么?听说一百多年前,崇明岛外的海面都封冻过。”
赵匡栐揶揄道:“崔二你怕甚?你明年服役的虬龙号,长期驻扎在马六甲,那里的冬天可暖和得很。别怕冷,天天能晒太阳呢。”
崔文懋颇为无语:“我宁愿在广州当兵,马六甲也太远了点。”
“殿下,要不先回宫?”一个侍卫提醒。
“逛逛再说,好久没回京了。”赵匡栐早就野了,才不想回紫禁城憋着。
至于这八个侍卫,虽然陪二皇子读了海军学校,但只要二皇子正式服役,他们就不再负责保护。可以在南京继续当侍卫,也可以服从安排,前去海军做军官。
赵匡栐甚至都不想进城,从码头一路走到城墙根下,又顺着城墙到处闲逛。
行至城外东北角处,崔文懋掩鼻说:“好臭!”
王崇熙则高兴起来:“定是有卖金陵双臭的店家,好久没吃了,咱们快去尝尝。”
金陵双臭,就是猪大肠和臭豆腐,可一起炸,也可一起煮,还能一起蒸。负负得正,臭臭得香,是属于中底层老百姓的美食。
赵匡栐来了兴趣:“久闻金陵双臭大名,还一直没吃过,今日可要尝尝鲜。”
崔文懋来自权贵家庭,他连连摇头:“殿下还是别吃了,猪大肠……咦,说起来就没胃口。”
“尝尝再说。”赵匡栐笑道。
众人寻臭而去,却见那里的城外江边,支起了许多路边摊位。此处已经比较偏了,不但远离码头,且远离北面和东面的城门。但看它们规范的样子,这些摊位估计被整顿过,而且也是要交摊位费的。
此时已近中午,不断有苦力分批而来,甚至还有人拉着富贵车过来吃饭。
“不是金陵双臭?”
王崇熙走到一家摊位前,却见有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不知在熬着什么汤水。
汤面全是红色的油花,还漂浮着一些廉价香料。
几个苦力围桌坐下,最壮的那个喊道:“老规矩,二两下水,三碗白米饭!”
二两下水,三碗白米饭,这是一个人的食量。
不吃这么多,干苦力扛不住。
王崇熙颇为稀奇:“苦力也有钱吃三碗白米饭了?”
等摊主把饭端过来,才发现只是好听的说法。
确实有米,但都是发黄发黑的陈米。多半是官仓的陈粮,快不能吃了,拿出来贱价卖给百姓。
除了陈米之外,还夹杂着玉米碎,放在一起煮成米饭。
至于那些下水的做法,类似麻辣烫和冒菜。
南京这边,无鸭不成席,明代时底层百姓就吃鸭下水。猪下水自也不必说,一直都是老百姓的最爱。
赵瀚刚接手南京那两年,全城每天大概消费千余头猪,如今每天则要消费4000头猪(包含紫禁城),大概每天300人吃下一头猪。
这让赵瀚非常诧异,的作者,说汴梁每天消费数万头猪是咋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