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他们收回邪气的过程中,商河逐渐对自己的使命产生了动摇——劝说世人开启灵门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般容易,哪怕明知邪寿将会带来怎样的灾祸,大多人却依然不愿放弃这平白多出的“寿命”。
这其实正是四方灵器另一作用所在,当遇见不愿放弃邪寿之人时,以灵器施法为其偿愿,换其交付邪寿。
这样的交换自初代时起便延续至今,说得上是祖辈惯例,但是在商河看来,这根本就是一种懦弱的退让,不仅憋屈无比还毫无意义。
这样的念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不断蔓延,令他对灵器偿愿的做法越来越抵触,甚至不止一次因此与鹊近仙二人产生分歧——他认为那些不愿交付邪寿之人不配被拯救,理应让他们自食恶果,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鹊近仙二人只想稳妥地完成先祖交付的使命,将邪气尽快封印,自然没有理会他这仿若意气之争的提议,然而商河对此却越来越偏执,在数次拦阻他们施法无果后终于忍无可忍,决定从此与他二人分道扬镳。
“我徒承‘示灾’之责,然世人知灾而不避,见利而起意,你们既愿妥协,又何必我再枉费唇舌劝之,一概以利相诱便是。从今往后我商家一脉再不会参与此事,今日就此别过,后会无期!”
商河临走前这一番话不仅阐明了自己的立场,还替子孙后代与他们两脉划清了界限,抱得是永不再承示灾之责的决心。
鹊近仙二人未再试图扭转他的想法,也未再拦阻他的决定,任凭他决然离去,从此杳无音讯。
缺少了商河的助力后,收回邪寿的过程自然比从前更为坎坷了些,但好在也没有出现太大纰漏,二人最终还是合力将其完成,将邪气尽数收回。
重返羲和洲之前,鹊近仙曾问及姬远尘将来作何打算。
他虽问得委婉,但姬远尘还是听出了他并非是在问他一人的打算,而是在问姬家这一脉往后还是否会继续承先祖之训。
彼时的姬远尘于儿女情长之事尚未开窍,答得倒也随性:“今日不知明日事,有没有后人都难说,顺其自然便是。”
鹊近仙忍不住调侃:“想知明日事也不难,天阖羽扇一探便知,可需我帮你看看何时能遇姻缘?”
姬远尘半点也未动摇:“用不着,人生意趣就在未知,探了岂非索然无味。”
听他这么说,鹊近仙也一笑未再多言,与他告别后便启程离去。
其后的数千年,三人皆对彼此的情况一无所知,直至人间大陆那对夫妻偶然间将患病的孩子顺流而下漂去秘境,“仙人仙岛”的传说在人间流传开来,不断有孩子被送往羲和洲,不断有秘境弟子回到大陆,姬远尘才稍稍知晓了些许有关鹊近仙的近况。
姬远尘当初所说的“有没有后人都难说”并非虚言,因为往后的数千年他一直醉心于钻研姬家自古家传的医术,常年云游-行医踪迹难寻,从未试图寻觅过所谓姻缘。
从这一点来看,其实《百家杂记》对姬姓的记载并不算错,他们的确行踪鬼魅难寻,也的确会时常出现在灾祸发生之地,但却并非降灾之祸首,而是为了救死扶伤。
只不过,由于他们在相助守灵人探寻邪气的过程中因为反复接近邪气而使得发色眸色都与常人迥异,所以在世人眼中他们委实显得十分特殊且古怪。
而世人向来便是如此,看不惯特殊,容不下古怪,凡与我辈不同者必为妖异,管他是真是假都先编排了再说。
姬远尘并不在意这些,也懒得理会他们因无知而起的胡乱揣测,只继续依自己初衷行事,仿佛一个无爱无恨的独行侠。
他原以为这样的独来独往会持续到天荒地老,却没想到就在八千年期限接近尾声之时,那位仿佛命中注定般要令他倾心之人就那么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了眼前。
相见恨晚,情投意合。
互许终身,喜结连理。
一切都是那样的顺理成章。
成婚后一年有余,在姬远尘得知自己即将成为人父之时,巨大的欣喜与满足将他团团围绕,甚至令他因此而想起了当初商河的决定——若孩子无须承担寻邪之责,一家三口就这么安稳宁静与世无争地生活下去,那真是再好不过。
那是他第一次对祖辈赋予的使命产生动摇,虽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却终究是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使得他在期待这个孩子到来的岁月中时常心中矛盾,时常犹豫不决——
待他长大成人,我还该让他去履行寻邪之责么?
如果不去……会如何?
第73章 天意弄人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
然而, 天意似乎由来作弄。
它不关心这世间所有缠绵心事,不关心任何人的纠结徘徊,更不关心每个角落时刻都在发生的痛苦或喜悦, 只顾将书写好的无情命运一字不改地落于尘间——
就在孩子终于在姬家夫妻二人的殷切期盼中呱呱坠地的那夜,孩子的母亲却突然因产后血崩而命悬一线。